2017的雞年,今年的台北燈節打破以往,很不一樣
改變以往的定點展示模式,這次以「西城嘉年華」為主軸,沿路設置造型燈,並在附近代表古蹟處駐點規劃燈區,各有主題
另外也在元宵節當天舉辦西城嘉年華大遊行,廣編也很漂亮,難得這麼期待台北燈會XD
剛好元宵節是周六,讓我有機會感受節日慶典的威力(被擠死),更看到了平常很少參與的遊行
只能說這次的台北燈節,很有慶典味,沿著接走走賞燈彷彿回到了燈節最原始的概念:)
主場在西門町,連捷運出口上都有小雞燈好好笑XD
當天太晚到,捷運站已擠爆,另開逃生出口給舒緩人潮,但還是有點卡
看來這次西城大遊行不容小覷,相當多人共襄盛舉
因為有點晚到了,沒想到遊行都已經來到主舞台了,甚至還錯過了一些
加上許多人早已佔領絕佳位置,還有把香雞舉超高的或是戰超高的大叔搶鏡,造成我的照片只能拿來做紀念而已......
不過對於首次在台北認真看的遊行,我覺得還不錯,內容很豐富只是拖得有點長最後好累
遊行團隊除了有大型花車、造型氣球外,還請了幾間學校的樂儀旗隊、啦啦隊、街舞以及民間技藝團、樂團等等
<西門町刺青文化花車>
<景美女中樂儀旗隊>
<海洋綺雞女神花車>
<松鼠慶豐收花車>
<陸軍專校鼓號樂隊>
<醒獅團>
<吉祥平安虎花車>
<士林高商樂儀旗隊>
<國小扯鈴隊>
<啦啦隊>
在柏油地上表演許多競技,不禁令人喝采同時也捏了把冷汗,大家都很棒:)
<千里眼、順風耳大型氣球>
由於許多團隊都會在主舞台前做一段表演,常常造成後方的隊伍在原地等待
這對超級吸睛的千里眼與順風耳會不時倒下,與民眾玩擊掌遊戲XD
<林默娘花車>
西門商圈的看板娘林默娘化身成大型花車是本次最受矚目的焦點,也是倒數第二遊行的隊伍
很難得能看到這種二次元動漫角色的大型花車,我根本有一半是為了它來的XD
<超人雞空飄>
壓軸的超人雞大型氣球,詼諧逗趣,本來不想拍的一看到正面這麼搞笑就決定要拍下來可惜有點糊XD
遊行最後突然撒下大量的彩色紙片,是本次遊行中最令人驚喜的一大亮點,真的很有嘉年華的感覺
末了,剛好銜接主燈秀
這次的主燈以「小奇雞家族」為展現,一共有四隻角色在附近圍繞
這是不二良設計的,走可愛路線,以破蛋而出的小雞賦予活力,如果不是人太多我真的會一一拍下來
台北燈會主展區結合中華路,兩旁人行道上放上不少作品,包含大型花燈以及一些遊行花車
紅蛋區--地景創作區
位於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前,有「五德雞」(指中國五德)系列花燈作品
還有剪紙藝術家楊士毅的作品,以「家」為主題,在街上打造出剪紙風格的空間,裡頭設有一些桌椅,人多時需要排隊等候
蛋黃區--自由創作區
位在西本願寺,真心覺得這次台北西城燈會很成功,因為我竟然不知道西門町附近有這麼一處日治時期的寺廟遺址......
雖然現今的西本願寺只餘下基座,卻也成為設計家的靈感來源,使用燈光構築起古寺廟的意象
光雕--中山樓
以《西城大戲院》為主題設計的數位光雕秀,以蒙太奇的拼貼手法,重塑臺灣電影史上的影像記憶
每半小時一場,光雕秀很短膽我覺得頗精彩,色彩豐富又能凸顯老老的台灣文化,特色有做出來,除了時間長度外不輸我在澳洲看到的光雕秀
蛋白區--學生創作區
在中山樓的腹地展出,展區不算大但人潮眾多
這區也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意,只是在欣賞時候還是遇見那種把小孩放到展示平台上拍照的人就很無言......
台北燈節行政燈區--中正區
剛好沿著路往北門方向走時會經過,傳統燈海很美,駐足稍微拍了一下(還有很圓的月亮~)
設計概念是結合「燈光律動」一同展演,為城隍廟前及商圈注入活力
光雕--北門
以《西街派對》為主題展演,演繹出不同年代經典時髦扮相之變裝秀
不過很尷尬的是北門立在路中央,會不時有車潮穿梭,是滿奇特的光雕體驗......
內容我覺得中山樓較優,但看著沉寂已久的北門如此大放異彩,心中也是覺得很欣慰
今年因為看遊行的關係,時間不夠,很多地方都沒辦法細細看,是我歷年來看燈看最少的一次
但也是這麼多年來終於感受到不一樣的燈會,與古蹟相結合的慶典形式很有趣
在攤位上除了常見的小吃美食攤外,也給了不少空間給創意市集,大大提升人文氣息
雖然看得不多,個人還是相當讚賞這次的台北燈節,也期待以後還能有所突破打破既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