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最先去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從三月底開始展出了從西安來的漢景帝陵的文物展,是為「帝國表情--漢景帝陽陵出土文物展」,展至七月一日左右
西漢的文景之治頗負盛名,對於漢景帝劉啟的陵墓文物我當然是很有興趣的,難得從西安來到廣州,不看真的可惜,於是又跑去花了12rmb門票錢看展
這次總共展出120件(套)文物,不多也不少,門票錢也不會太貴,滿有一看的價值
位置:地鐵藍線越秀公園站E出口
這次的目的明確而簡單,所以很慵懶地起床出發,到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就隨興在路邊買了山東大絣吃吃看,一份4rmb
很普通簡單的大餅,裡面包炸皮(主要味道來源)和生菜,幾個醃蘿蔔增加鹹味
雖然吃起來略乾,但總比油膩膩的東西好上太多,肚子餓時來果腹一下還OK
進入南越王博物館,帝國表情展在二樓及三樓都有展,一開始逛完二樓還想說也太少了,後來一問才知道三樓還有,好險有問不然我差點就這樣浪費錢出去了囧
之所以取名為「帝國表情」,是因為從陽陵出土的人形陶俑中表情大多柔和,與秦兵馬俑嚴肅的表情截然不同,反映了文景時期的安樂生活
二樓:主要展出與"武"相關的文物
陽陵的示意模型,為梯形土丘,四個方位皆有門,如同宮殿一般
土丘外圍有81道從坑,而其中一個角落發現了大量刑犯骨骸,推測是當時建造陵墓的主要人力之一
現今只有對從葬坑有初步的了解,地宮尚未挖掘,所以展出的文物都是從葬坑出土的
好期待未來地宮挖掘有什麼驚人發現喔~~>w<
漢景帝陵出土的文物多為"明器",即用來陪葬之用,所以大小皆比實體小,像是人形俑大約只有真人的1/3到1/4大小
帶蓋陶倉:
從葬坑發現的大量斷臂裸體俑是這次展覽的亮點,之所以斷臂是因為手臂是木質的,早已腐朽;裸體是因為外面裹著絲絹衣服,也早已隨時間分解掉了,因此這類的稱作"著衣式"
不過為什麼要特別做木質手臂呢?是想要可以活動擺出各種造型嗎?
(衣服為複製品)
著衣式武士俑:
著衣式宦官俑:
與武士俑最大的差異就在生殖器官,明顯小很多也沒有陰囊
表情也較為柔和,宦官俑的發現對西漢的內宮制度了解有重要意義
鎧甲武士俑:
銅弩機:
用來掛弦的裝置,安裝在後部
彩繪騎兵俑:
雖然馬的比例怪怪的,但我覺得馬臉的神韻做得很好,也很喜歡彩繪的坐墊(尾巴也好可愛哈哈)
另一類陶俑形狀怪異,經精心清理後發現那是乘坐木馬的姿勢,只是木馬已腐朽
其中發現有些俑的顴骨特別高,嘴和眼部凹陷,看似女性,如果推測屬實即證明西漢時期已有女兵
女性人俑?看起來很像大媽的感覺......(((默
三樓:主要展出有關於"生活"相關的物品
超愛漢朝時代的宮殿! 穿過這造景即是展區
與著衣式陶俑不同,直接在陶土上繪製衣服的稱作「塑衣式陶俑」
彩繪塑衣式陶俑:
這尊很特別,表情栩栩如生
左腰間有長方形孔洞,推測可能用來插劍
銅帶勾:
衣服腰間的好物,掛東西很方便XD
不過好可惜都是銅帶勾,南越王趙沫出土的玉帶勾要美多了!
地宮裡應該就會有更多貴重文物了吧
銅鏡:
欣賞每面銅鏡不同的雕刻圖樣,每面都很有特色
玉蟬:
死後對於人的七孔都會塞上玉,防止精氣外洩
其中對於"口"常會塞上玉蟬,有希望像蟬蛻變再生之意
溫酒器:
漢時期尚未發明蒸餾技術,所以酒類都以釀造為主,最濃大概也只有十度
銅鎮:
這隻銅鎮用貝殼結合了銅鹿,很有趣的巧思
動物俑坑,出土了大量的豬、羊、狗等,說明西漢時期大都石豬和狗肉為主,羊則是上等肉
加上出土了大量的乳豬,也代表那時期偏好吃乳豬
看到出土照片覺得很壯闊,雖然這些動物都比實體小多了,但是一整道好幾排的動物俑還是很壯觀,如能實際到西安看遺址一定會很震撼吧!
樂舞俑:
這次只展出兩隻,看起來像是手握鼓棒擊鼓的樂人
四大神獸空心磚:
可用作建築構件也可用來鎮邪
這裡只看到青龍、玄武和白虎三神聖,唯獨沒有朱雀有點可惜
雕刻非常精美,尤其是玄武,是我目前看過最漂亮的玄武了!
互動區設置了體驗場景、體驗物品和電腦互動
在這裡可以動手體驗組合破碎文物、用電腦替虛擬人物選衣了解漢代服飾,或是實際體驗一下坐在桌几前讀漢簡的感覺XD
漢陽陵的文物展至此結束,由於它只是特展,比起主展的南越王文物少多了,所以看的速度相對也較快
不過走這一趟也滿有意義的,對於漢時期的文化又更加了解了些
漢朝也是奠定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朝代,所有的烹飪法包括煮、炸、烤等等都有
可以與南越王的文物相互比較看,中原文化與南蠻地帶風格差異頗大,但又可窺見融合之處,很有意思
看完後還有時間,就直接搭乘地鐵藍線從越秀公園站到海珠廣場(B2出口),步行約十分鐘可以到廣州最著名的大教堂--石室聖心大教堂
地址:廣州越秀區一德路舊部前56號
一路走來,這裡充滿了雜貨商家,有專賣雨傘、娃娃、食品雜貨、禮物盒、門聯等等,還算熱鬧
由於主體結構均由花崗岩砌成故稱"石室"的哥德式建築,由二次鴉片戰爭後租賃給法國,並於清光緒14年竣工
之中不凡經歷過幾次的浩劫破壞,經過幾次的大維修成為我們現今看到的樣貌
兩旁的商家與住戶都式洋房,很有味道的一個小區
來大教堂最好不要穿太過短的短裙短褲,不然就得牌退領長裙穿上才能進入
不過也許是星期六下午很忙,明明就一大堆女生穿短褲但沒有看到需要排隊領長裙進入
教堂類部很美,雖然我對花崗岩沒什麼感覺,但內部美麗的拱型、彩繪窗及吊燈乃至乃白石雕都好美,好引人入勝
教堂前半部是給彌撒的人用的,為避免打擾所以只能走到中間
出來後可以繞教堂一周,我最喜歡正後方,人很少,門前的幾片落葉很有意境,也帶點秋冬歐風的蕭瑟感(明明已經快要進入夏天了說XD)
屋上美麗的拱型也是要走到側後方才能看見~
逛完了聖心大教堂,沒有遺憾地往回走,路邊的烤魷魚實在太香忍不住來了一串
四串10元,但我就只想吃一串,第一家老闆要我買兩串但我說我吃不下,他就臭臉把魷魚丟回去擺明不賣我;第二家比較誠懇一點,說一串也是要開顱,算三塊才願意,我就答應了,誰叫這聞起來實在太香!
真的很香,味道也還不錯,原來是孜然粉提味,難怪~
是由於口感怪怪的,尤其是中間還軟軟的!實在有夠詭異,好險只買一串= =+
之後在回去前跑去天河城三樓吃了滿記甜品,很輕鬆地結束了這次小小的廣州遊:)
只是回去時剛好遇到暴雨,還積水完全不能過!害我鞋子全溼衣服也溼了不少,有夠慘T口T
春夏的暴雨真討厭阿~~~(((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