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的澳門行取消了,於是就又來到廣州把越秀公園給攻略掉,剛好也春天了,非常適合出外走走
越秀公園是大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點,樹木花草都很多,有不少景點散落各處,其中有很值得一去的鎮海樓,現為廣州博物館,總之至少要給自己半天的時間來玩
中餐在附近的中國大酒店解決後就去越秀公園了,地鐵站搭到越秀公園站,有兩個出口都可以到,很方便
從正門口進入,正門比我想的還要普通,略為失望,但還是拍一下紀念到此一遊XD
進去後我決定先往鎮海樓的方向走,一開始會遇到頗為歐風的步道,雖然簡單但滿漂亮的
樹木真的很多,根本就像來爬山健行
不過越秀公園的確是座小山丘沒錯,現在的越秀山古時被稱為觀音山,是明清時期廣州城的最北面,同時也是地勢最高的地方
還可以踩船,要在這邊消磨一天都不是問題= =+
在去鎮海樓之前先順道去了中山紀念碑,與之前去的中山紀念堂是同設計師也是同時期竣工的,相隔了一條馬路,所以中山紀念碑座落在越秀公園裡
中山紀念碑高聳的尖碑狀非常醒目,想錯過都難XD
若是由中山紀念堂的方向走來要先爬這些階梯,兩旁的日本風味(誤)路燈與中山紀念堂主體相呼應
紀念碑最受人瞻仰的部分就是刻上了總理遺囑,在台灣的學運尚未落幕以前我只能在對岸,國父革命的起源地,緬懷國父,感念我們的民主,並希望台灣能越走越好,不要真的變鬼島了><
紀念碑裡的風格也是以簡單大方為主,但用色鮮明,大面積的紅色讓人不自覺地肅然起敬
只開放到二樓,上來就是瞻仰遺下總理遺囑以及看看遠處風光
附進種滿了木棉樹,如果選對時機來應該很美!可惜我來的時候只寥寥開了幾朵,沒見到盛開的樣貌真是可惜>"<
第二站就是鎮海樓,廣州博物館,時值正熱的的時候來這裡是不錯的選項,可以入館吹吹冷氣免於太陽毒辣的熱情攻擊
門票:全票十元,分為歷史館、美術館和自然館,其中鎮海樓為歷史館
鎮海樓簡介:
曾名望海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為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是廣州有名的古建築和明清老城標。
因樓分五層,俗稱"五層樓",自明清以來一直為羊城八景之一。
鎮海樓廣場西南側為清代城防鐵炮和廣州歷代珍貴史料碑刻25方。
鎮海樓作為廣州城北面最高點,是登高望遠看敵情的重要地
第一層樓是廣州的大觀指引;第二、三、四層樓按歷史足跡漸進式介紹,從史前到清中葉以後的西方入侵,陳列與動線都很簡單明瞭,不會讓人昏頭轉向,可以輕鬆逛完
如果有導覽會更好,其中一層剛好遇到講解的人,跟著聽了一下,雖然步調快但真的可以學到不少知識:)
然後館裡都可以照相......跟台灣差好多哈哈
裡頭的文物很樸實簡單,大多都是由不知名墓出土,極少數是由官宦家族或皇帝的陵墓文物,畢竟南方霸主很少,最鼎盛時期為南越王,再來就是一些逃到南部稱王的皇帝這樣
以前大多都是看稀奇又美輪美奐的文物,接觸到的都是貴族到帝王之家;來廣州博物館走一遭可以看到更親民且平易近人的文物,很多都體現了古時一般人民的生活,非常有趣
廣州是由秦始皇開始納入版圖的,到三國時期的吳國將土地分為廣州及交州,廣州之名才開始出現
前期有許多陶製品,最可愛的就是各式房屋類型的陶製品,還有一些田地、船、牛等的陶製品,有些甚至做得很醜,歪七扭八的,讓我想到幼稚園時做的陶藝,好懷念好親切喔哈哈
這些陶製屋子有各式各樣的建築型態,也是豐富的史料之一~
陶盒上的三隻羊好可愛(應該是羊吧XD)
奴隸形燈燭,在廣州是從漢武帝後才開始出現,早期體態消瘦;至東漢晚期演變成體態肥胖的樣子
後面兩個「兔毫釉盞」,因紋理及顏色像兔毛故名之
主要是拿來"鬥茶"用,鬥茶就是用水沖開茶葉後看產生的泡沫,不過具體要怎麼玩並沒有說清楚,總之鬥茶需要用深色碗才方便,這就是兔毫釉碗的意義~
銅壺滴漏(元代):古代計時器,通常都是放置在重要的地方,由專門人員由上注水,然後讓水一滴滴依序滴到最下方,利用浮力把刻有時辰的牌子升起來報時
由上而下分別為"日天壺"、"夜天壺"、"平水壺"、"受水壺",龍頭是龍的造型,牌子上的神獸是玄武
修城磚:古時要建城時會逐修城磚,刻上負責人的名子,之後若修建的建築有問題可以憑此為依據找到負責人(古人智慧啊~)
清中葉後,西方列強漸漸入侵,一開始有商行往來交,中國大部分的出口品以茶葉、瓷器、絲綢為主
然後中國也終於有些改革分子,甚至出國留學回國貢獻
這是鄒伯其製作的天文儀,完整的模擬了太陽、月亮、地球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作軌道,非常精細!
廣鐘:結合了當時的西方藝術其中國技法製造的鐘,可惜不能親眼瞧瞧這些鐘運作的華麗姿態
清,廣州生產的水壓消防車,木造的,我看到後只想著如果不小心碰到火就掰了= =......
五樓是販賣部,都賣一些貴桑桑的東西
有陽台可以眺望,風景是中山紀念碑和運動場,超級不搭的風景= =
在鎮海樓周圍的明清時期古城牆還有保留住,已經有六百年歷史的城牆依然堅固地像假的一般,要是沒有告示牌我甚至以為是仿的哈哈......
昔時廣州城的城牆就只剩下鎮海樓附近一帶了,除了鎮海樓身旁一段小小的,再走一點路還有一大段約一千米長,值得走走
改了舊時光色調就想要做作一下XDD
鎮海樓右前方的一小塊腹地放置了清代鐵砲,本來想說鐵砲這東東台灣一堆,隨便看看就好,沒想到看到了超光滑超乾淨的砲筒啊!!
原來是德國工廠製的砲,品質就是好!看看清代中國自製的鐵砲,生鏽的很嚴重,差好多......所以就沒拍了反正台灣也很常見哈
美術館與自然館在同一區域,但很可惜當天沒有開放!!只能從鐵門外拍一張倩影然後默默走掉......
我難得過來一趟阿凹嗚T皿T
另一段保留了一千多米長的古城牆,經過大自然的時間洗禮已經完全與樹根共存了
海員亭:
為了紀念1922年香港海員來廣州大罷工的工人運動所建的
香港海員當時為了提高工資、改善待遇,有一萬多人返回廣州舉行了大罷工活動(總罷工活動有十萬人參與),持續了五十六天終於取得勝利
另一個著名景點是「五羊石雕」
廣州又名羊城,傳說有五名先人乘著口銜谷穗的羊飛臨廣州,並將谷穗贈與廣州人,祝願這裡的人們永不飢荒,離去時將五隻羊也留了下來,並化作石羊,這是廣州又名羊城及穗城的由來
其實五羊石雕就只是一個普通的石雕啦哈,但作為羊城的標誌還是有多遊客來朝聖,非常熱鬧
裡頭還有小羊在吸奶,好溫馨的雕塑阿~~
五羊仙庭:展示了五羊傳說的石雕刻畫
韓國園:
作為與京畿道友好的象徵,在越秀公園內築了韓國園,從設計到建造都由韓國完成,讓民眾更加認識韓國園林......
世宗樓:紀念對韓國文字有貢獻的世宗皇帝,是以樓台的形式展現
韓國的凹形日晷,一樣也是利用影子原理顯示時間,只是他們設計成半圓凹形
磚筑門:除了通行目的外同時也是構成裡外不同風景的要素
四柱門:是由外部進入庭園裡重要轉移門,不讓人產生與外部風景不同的違和感
韓國園不大,但庭園造景也還算豐富啦,還有小小的流水,有人還下去玩水= =......
只是這些建築都只是象徵性的功能而已,完全不能進去只能看看外觀,我覺得有點無趣,意義好像也不是很大
其餘還有一些小景點,為了我的腳以及時間就不去一一看了
這裡連小型的遊樂設施都有啊!而且是刺激型的,帶小孩子來也很方便,總之就是集各種功能於一體的超大公園,但出去的門有點少,走的腳好痠,花了我快五個小時在裡面晃(倒)
雖然還有遺珠之憾(美術館......),不過我總算攻克了越秀公園啦歐耶!
餐與經理和總監會合吃了一風堂拉麵後就回去了,下次再來廣州不知是什麼時候的事了,不過應該還穗再來的,馬上又要出差了哈,我覺得我都要變廣州小達人了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