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馬散步地圖part 2: 羅馬競技場/君士坦丁凱旋門-真理之口與教堂-屠牛廣場

羅馬競技場的名氣與重要性不用說,可以說是羅馬(帝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名列世界七大奇景,相關的LOGO更是被大量應用

身為全世界最大的圓形競技場,可看性非常高,雖然目前殘存修復的競技場並不完整,但仍然被那巨大的建築給深深震撼,帶領人們自發性地想像古老神聖羅馬帝國的威嚴

"As long as the Colosseum, there will Rome when the Colosseum falls, Rome will also fall, but when Rome falls, the world will fall"

IMG_8522.JPG

-Info.-

👉 競技場的票種不少,有一般門票(僅能參觀1-2層)、48hr/72hr聯票、導覽行程預約票等,如果是自由行的旅客建議先做點功課

👉 專人帶領特別開放的地下室、有錢人第三層區域與第五層的底層婦女區域只能在官網預定,每季開放一次

👉 官網:https://www.il-colosseo.it/en/

 

▲Colosseo (Colosseum) 羅馬競技場

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拉丁語:Anfiteatro Flavio / Amphitheatrvm falvvm)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由混凝土、泥炭和磚塊建造而成的圓型露天劇場,由羅馬皇帝維斯帕先 (Emperor Vespasian) 下令眾多奴隸建造、並在其兒子提圖斯在位期間完成,從西元72年到80年,共費時8年,50公尺高的「羅馬競技場」方告完工。可容納五萬名至八萬名觀眾。

這是在暴君尼祿去世後誕生的娛樂性場所,實際上卻是基於政治性目的,刻意將競技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 Aurea)原址之上。

歷經了大火、地震及人為多次破壞的情況下,至中世紀歷經了許多大幅改變,可說是羅馬競技場經歷最悲慘的時刻,一度改造為墓地,拱廊下許多的空間改為住家及工作室,在十二世紀末時還曾經出租。甚至淪落為採石場,任何需要修蓋建築物的人都來這裡採集石頭,其中有不少石頭被拿去建造聖彼得大教堂。教皇本篤十四於1749 年中止了這些破壞舉動,他認為競技場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因為早期的基督教徒曾在此被凌虐致死,並宣布其為聖地。

IMG_8523.JPG

IMG_8524.JPG

↑ 牆上一個個洞口是之前安裝鐵椿(或青銅)用的

 

P2274289.JPG

P2274265.JPG

P2274320.JPG

IMG_8525.JPG

P1860606.JPG

IMG_8535.JPG

IMG_8534.JPG

↑ 據說是以前的椅子

 

#競技場設計結構

競技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例如埃庇道努劇場(約前330年,設計師:皮力克雷托斯 Polykleitos the Younger),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券拱結構(拱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例如 Amphitheatrum Castrense,典型古羅馬建築),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

羅馬競技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 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台。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
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鋪上帆布的工程需要約 1000 人的人力,但也因為人力眾多,所以鋪帆布的工作也進行的很快,只要不到 15 分鐘,就能固定好整個天幕。(摘自維基百科與KLM旅行指南)

IMG_7703.JPG

IMG_8528.JPG

P1860617.JPG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是19世紀初,考古挖掘時才發現的。

地底下設置輪盤上升裝置,表演開始時將猛獸利用裝置上升到一個低於舞台水平的高度,然後猛獸再從一木製斜坡通往舞臺登場。

(通常人獸鬥都是給囚犯面對的,可以說是一種死刑的演出,其他時候有正式的鬥獸師負責這些猛獸;而角鬥士比賽基本上是人對人,且戰敗的一方需透過觀眾及皇帝來決定生死)

IMG_8526.JPG

IMG_8527.JPG

 

一般票只能站上第二層,較完整的高層是第三層,還有部分開放的第五層及地下室,只能另外買票預定由專人帶領

但其實第二層的視野已足夠震撼,不管有沒有機會預訂到票,至少來羅馬絕對不能錯過進入競技場的機會!

IMG_8529.JPG

IMG_8530.JPG

P2274305.JPG

IMG_8531.JPG

IMG_8532.JPG

 

#由不同拱門望出去的視野

IMG_8533.JPG

P2274309.JPG

P1860601.JPG

↑ 來張參觀前興奮的跳躍照做結XD

 

 

▲Arco di Costantino 君士坦丁凱旋門

古羅馬時代共有21座凱旋門,現今羅馬城中僅存3座,位於古羅馬角斗場西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就是其中的一個。
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徹底戰勝強敵馬克森提,並統一帝國而建的而建立的,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因為君士坦丁凱旋門橫跨在凱旋大道(Via Triumphalis)上,所以當時羅馬皇帝在凱旋式時會從這條路進入羅馬-這條路線是從戰神廣場開始,穿過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隨後沿著帕拉蒂尼山前進。

凱旋門的裏裏外外充滿了各種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凱旋門和豐富的浮雕雖然氣派很大,但缺乏整體觀念。原因是凱旋門的各個部分並非作為一個統一體而創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構件是從過去的一些紀念性建築,如圖拉真廣場建築上的橫飾帶、哈德良廣場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馬克‧奧爾略皇帝紀念碑上的八塊鑲板,拆除過來的。儘管如此,它仍不失為一座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羅馬帝國各個重要時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動的羅馬雕刻史。(取自維基百科與視覺素養學習網)

IMG_8519.JPG

 

▲Templum Veneris et Romae 維納斯和羅馬神廟

是已知最大的古羅馬神廟,位於古羅馬廣場的最東端,靠近羅馬鬥獸場,崇拜對象是幸運女神維納斯和永恆的羅馬女神(Roma Aeterna)。
神廟由哈德良皇帝設計,神廟始建於121年,135年哈德良皇帝正式揭幕,141年安托寧皮尤斯完成。307年毀於大火,馬克森提皇帝加以重建。(摘自維基百科)

神廟的前面原本祭祀維納斯後面是羅馬女神,但後來被改建為教堂 (因9世紀初嚴重的地震摧毀了神廟,大約850年教宗利奧四世下令在神廟遺址上新建聖母新堂;1612年大規模重建後改名為聖方濟加堂)。

IMG_8520.JPG

IMG_8521.JPG

↑ 從羅馬競技場第二層看過去的樣貌

 

▲Obelisco Lateranense (Lateran Obelisk) 拉特蘭方尖碑

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埃及方尖碑,也是義大利最高的方尖碑,超過32m,重455噸。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紀,因此保留了羅馬最古老的方尖碑的記錄。
拉特蘭方尖碑在4世紀時被運到羅馬。(節錄自Google)

羅馬目前有九支方尖碑,皆來自於埃及,而這支拉特蘭方尖碑市最大最古老的,有3400年的歷史,距離羅馬競技場約1.1km

IMG_8504.JPG

 

▲Santa Maria in Cosmedin & Bocca della Verità 希臘聖母堂與真理之口

這座教堂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00年,由教皇阿德里安一世782年進行了擴大作業。內部有3個帶有4個支柱和18列的中殿。有許多古代藝術品和Cosmatesque地板 (一種典型的中世紀意大利建築風格的幾何裝飾鑲嵌石製品)。
同時教堂也容納著教皇阿德里安一世的墓穴,還可以看到原始凝灰岩塊以及許多烈士遺物;保存完好的中世紀早期合唱文稿和哥斯馬特式的大理石鑲嵌圖案地板更是值得一看。而教堂的鐘樓則是全羅馬最高的中世紀鐘樓。

真理之口是一個大理石雕刻,類似人的面孔,被認為是1世紀古羅馬噴泉的一部分,或者一個井蓋,描繪的可能是一個古希臘或古羅馬宗教的神。
不過,真理之口最有名的特色是用作測謊儀。從中世紀開始,人們相信如果有人撒謊,他的手伸進口中,就會被咬住。在17世紀,它被安放在希臘聖母堂的門廊,至今仍吸引大量民眾排隊拍照欣賞。(摘自維基百科)

IMG_8508.JPG

P2284391.JPG

 

我們在教堂開門前就抵達了,是第一批遊客,後面也陸續來了好幾位遊客,一大早就如此受歡迎真是不簡單XD

IMG_8509.JPG

 

教堂內部莊嚴靜謐,雖然不大卻擁有金碧輝煌的拱頂與大理石等拼接裝飾

以觀光角度來看,這是間小而美的教堂,即使沒有名人之墓與文物的支撐,這間教堂仍具有一定的可看性:)

IMG_8510.JPG

P1860653.JPG

P1860656.JPG

IMG_8511.JPG

IMG_8512.JPG

 

▲Foro Boario 屠牛廣場

是古羅馬的牛市場,也是最古老的集市廣場,靠近台伯河的平坦地帶,台伯河上的第一座橋樑在此建造,是羅馬最主要的港口(Port Tibernius),商業繁盛。
屠牛廣場也是一個宗教中心,集中了勝利者海克力斯神廟、波圖努斯神廟,,以及公元前6世紀或5世紀的「海克力斯大祭壇」。(摘自維基百科)

P2284389.JPG

IMG_8505.JPG

 

#Tempio di Portuno 波圖努斯神廟

供奉波圖努斯的主要神廟,興建於公元前75年,是一座長方形建築,帶有門廊,兩側有附牆柱,座落在高台上,使用愛奧尼亞柱式。
神廟在872年改為教堂,供奉埃及聖母(Santa Maria Egyziaca)。

IMG_8506.JPG

 

#Tempio di Ercole Vincitore 勝利者海克力斯神廟

是一座圓形的古羅馬神廟建築,興建於公元前2世紀,周圍環繞著希臘風格的科林斯柱廊,這種布局使其被誤認為是維斯塔 (Vesta,爐灶和家庭的保護神) 神廟,故幾個世紀以來又被稱為灶神廟。
是羅馬保存至今最早的大理石建築。

IMG_8507.JPG

 

羅馬幾個著名景點遊賞完畢,其實不管是用雙腳走在羅馬的道路或是坐車用雙眼瀏覽這座城市,都可以明顯感受到這座遺跡之城的偉大,也令人更加敬佩古時羅馬帝國的繁盛力量

羅馬幾乎處處是遺跡,博物館也是不勝枚舉,喜歡遊覽古蹟了解人文歷史的旅人來到義大利真的不能錯過羅馬,最好還要安排三天會看得更盡興XD

在淡季來的感覺還不錯,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安排羅馬遊賞應該還是會挑選淡季造訪~

 

羅馬,希望再見

 

※ 羅馬相關文章

[中義] 羅馬散步地圖:特雷維噴泉-萬神殿-納沃納廣場-聖天使城堡-西班牙階梯

[羅馬住宿] Ambasciatori Palace Hotel,曾為駐羅馬大使駐所的百年建築

[羅馬吃食] Antico Arco,最後一晚的米其林推薦浪漫燭光晚餐

 

arrow
arrow

    Fe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