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ïrroir 態芮的精神是闡述屬於台灣新世代的飲食精神,融合食材、風土與態度的料理展演。
而Tairroir則是一個飽含上述精神的自創字,以"Taiwan"與" Terrior"(法文,風土)融合而成,透過穿越國界嶄新思維,讓台灣料理的多元能量華美釋放,完美詮釋 "在台灣發現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
於2018年米其林第一次來台評鑑星級餐廳就取得了一星,後面2019-今年才剛發表完的2022年連續四年奪下二星,趁著慶生+10週年紀念日一同慶祝,來場台法料理的頂級二星饗宴😍
更新:2023年開始摘到三星囉!
—Taïrroir 態芮—
地址:台北市樂群三路299號6樓
電話:(02) 8501-5500 (13:00-19:30)
營業時間:12:30-14:30 / 18:30-22:30 (週二週三休息)
官網:http://www.tairroir.com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rroir/?ref=page_internal
訂位網:https://inline.app/booking/tairroir/tairroir?language=zh-TW
價位參考:午間 NT$3,380+10% / 晚間 NT$5,380+10%
備註:60天內可預訂;僅接待八歲以上;如兩日內取消者需酌收$1800NTD食材費;著半正式服裝即可,鞋子以包覆腳根為主
距今為止米其林也來台北評鑑了五年,到今年更增加到四座城市(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台灣的米其林餐廳相信會只多不少
而態芮目前五年全部都有拿星,且第二年就摘下了二星,非常優秀
這次的慶生餐坦白說也沒有一定要吃到米其林,只是喬先生太晚訂了後來發現態瑞兩週後的週六中午還有位置就阿莎力訂了XDD
後來也稍微比較過其他台北台中米其林餐廳,態芮真的算是相對好訂且CP值不錯的米其林Fine Dining餐廳😂
加上每道料理都有著台灣的風土民情或故事,喜歡這種飽含對原生土地的熱情與法式料理碰撞火花的吃貨一定要去試試!
#接待大廳
態芮與點水樓共用同一大樓,直接從大門搭電梯上去就會直接到接待大廳
白天的光線非常好,天花板懸吊的銅片非常有趣,仔細看地上是磨石子地板,整體完全不突兀甚至還有種小小的趣味在
#店內空間與環境
整體空間不大,有四張雙人圓桌、一張雙人方桌、一張四人方桌與一張六人方桌
能近距離看到廚房內場一些工作樣貌,白天整體的明亮感還滿好的!
↑廁所色系以古銅金點綴,優雅好看!牙線棒、漱口水等都有準備相當貼心(不過當天吃完後嘴巴都沒有異味就沒有使用到了哈哈)
#Table & Menu
桌上備有濕毛巾、口罩信封套與當日菜單等
入座後會附上酒水單,比較特別的是最上面列的雖然是釀造卻無酒精的飲品,是利用離心技術將酒精成分去除但仍保有釀造品的風味飲品,非常適合不喝酒但想體驗餐前酒或是不適宜飲酒的未成年、孕婦等對象,覺得貼心~
水的部分分礦泉水與氣泡水,我們選了氣泡水,有義大利法國的可再選擇,我們一致選了氣泡較微小細緻的法國氣泡水
本身其實沒有很愛氣泡水,但法國這款氣泡真的夠細夠綿密,喝起來相當不錯!
Ps. 如果想要認真請人搭配佐餐酒品可以考慮選擇加價$1680NTD的套餐,會附上三杯酒
#EDENVALE Sauvignon Blanc 口是心非的白蘇維濃
澳洲酒莊釀造,保留白葡萄的酸感風味,加上淡淡的甜味非常順口好喝!
#冰清玉櫛
第一道前菜,櫛瓜濃湯配上杏仁與薄荷乳化混勻,整體相當融合且細緻順口,櫛瓜味道很柔和、淡淡的杏仁與薄荷香氣讓人覺得很清新,非常喜歡啊根本可以每天喝❤️
另外還搭配了水晶餃一起品用,裡頭包有軟絲並用些許皮蛋調和,口感相當特別,而皮蛋讓人覺得非常台,滿奇妙的組合XD
↑濃湯用的小碗設計拿在手上頗有中式茶杯的感覺
#餐前麵包—迷你法國與全麥胚芽小圓麵包
兩款麵包都非常好吃令人回味無窮,附上態芮自製奶油與鹽之花,其中鹽之花來自於嘉義布袋;奶油乳源則是苗栗的四方牧場,味道相當好,原來台灣也能做出這麼棒的奶油啊!
迷你法國屬於硬脆的口感但是又非常酥,單吃就超級好吃,配上一點鹽之花也不賴
全麥胚芽麵包上面點綴了奇亞梓,表皮脆而內裡柔軟,抹上奶油超級棒,後來即使覺得有些飽也還是再續了一個品嚐>///<
Ps. 麵包皆可以再續,看到很多桌客人都續得很開心
#輕盈的重量
主要抓住綠竹筍產季的尾巴,設計了二種吃法
一吃:與北海道生食級干貝一起切成薄切交錯,夾上酪梨泥與柴魚法式酸奶醬組合而成的千層酥,這道算是當日心中第一名,好吃到哭啊!!雖然與干貝一起綠竹筍的表現感就有點弱,但是干貝太好吃了所以完全沒關係🤣🤣🤣
(但是喬先生表示他不太懂這道料理哈哈哈)
二吃:將綠竹筍裹粉炸得柏脆,設計同樣是綠色的綜合香草醬做沾醬很特別,雖是炸物但完全不油膩,的確很有“輕盈”感,能完美表現綠竹筍的美味😋
↑二吃的炸綠竹筍會隔一小段時間才上桌
#迷魂香芋泥鴨
似乎是主廚了熱愛品項之一,同樣的名字卻歷經了一些迥異的料理呈現,應該還會持續創新中......
這次品嚐到的概念相當台式,將宜蘭鴨賞、東港櫻花蝦、芋粿巧一同到入盛有大甲芋泥的小碗裡搭著吃,還額外配上了兩顆半熟鵪鶉蛋,服務生建議要戳著蛋黃一起品嚐,但不要全部攪拌這樣
由於鴨賞、櫻花蝦、芋粿巧的味道都非常重,利用醇厚的芋泥加以調和,每口都是台灣味
厲害的是鵪鶉蛋的加入,讓整道料理更加柔滑耐吃,如果只是純芋泥可能只適合吃個兩三口嚐鮮,拌入蛋黃後美味度整個大提升
喜愛鴨賞和芋頭元素的應該也會滿喜歡這道的!(就是本人我XD)
#魚豇得蜊
主要食材是當季鮮魚與茄子的組合,配上蛤蜊並佐以parsley慕斯泡泡和適合海鮮的法式醬汁–Grenobloise,是以酸豆、奶油、萊姆、parsley洋香菜製成的醬汁,酸酸的非常開胃
(餐點名字使用了”豇“的字眼,醬汁的豆子來源應該就是豇豆)
當天的魚是胡椒鯛(花石鱸),魚皮和鮮嫩的魚肉都好讚,一上桌就聞得到熱呼呼的香氣令人食指大動
茄子部分除topping的風乾茄子片以外,放在parsley泡泡下除了蛤蜊還有魚肉卷,魚肉卷的外皮是用超薄的茄子包覆的,但一點茄子的味道都沒有頂多就是有個外皮口感,只能說廚師就是個熱衷挑戰各種細節的行業啊😂
補上喬先生小插曲,他一直覺得這盤子很NG會讓人有密集恐懼症🤣🤣🤣
#主餐—牛轉乾坤
使用荷蘭小牛菲力,共有兩塊,推薦五分熟,切面超級美而且口感軟嫩好咬,肉汁豐富,是很愉快的牛排體驗
佐料有姬松茸(巴西蘑菇)、烏魚子、奶油白菜,巴西蘑菇帶有一絲杏仁味,單吃就可以明顯感受到
可惜的是本人不愛烏魚子,即使這道附上的腥味不算重又配上了白菜中和,但還是很不愛QQ
佐醬有飛魚肉汁和柚子胡椒(綠色),提供一點辛辣感
#甜點一:楊枝甘露
甜點部分由新加坡籍的Angela Lai操刀,曾榮獲「2021 年亞洲50大最佳甜點主廚 Asia’s Best Pastry Chef 2021」
這道靈感來自於在Angela在夜市裡無意中嚐到的鹹楊桃汁,想到了甘蔗汁和會出現在手搖飲料裡的烏龍茶來做搭配
以楊桃蜂蜜加入鹽之花做成的sobert雪酪,加上清甜回甘的甘蔗凍頂烏龍泡沫茶凍(底部),口感真的很有泡泡敢,單吃就是甘蔗青的感覺覺得很酷
楊桃雪酪不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很優,整體甜度夠又清爽好吃😋
#甜點二:冬來旺椰
靈感取自中式喜餅的概念,以冬瓜鳳梨為主軸(以鳳梨酥會拌入冬瓜餡的搭配為設計)
蛋糕體是古早味冬瓜糖海綿蛋糕,甜度很剛好,底部還有脆脆的口感~
上層配上不會過甜的醃漬鳳梨乾和椰子口味的雪酪,整體其實也還算清爽,滿有趣的台式傳統糕點創意進化版
#Taïrroir 精選茶或咖啡與茶點
這次提供的茶品是南投的小葉紅茶;咖啡則是可以選擇美式或是拿鐵
我們都選了紅茶,清爽好喝會回甘,一小壺都是已經泡好取出茶葉的,不用擔心放越久越澀
茶點是開心果+洛神醬的小費南雪以及手工紅茶餅乾,覺得洛神與開心果搭配的風味很特別,自己滿欣賞的不過就不太合喬先生口味
#慶生小蛋糕
當初在訂位時就有問到用餐目的,有勾選慶生,之後服務生會另外打電話詢問訂位者是否需要加購生日小蛋糕,一個$380NTD
個人覺得如果是吃中午的話可以考慮加購,還算吃得下,但晚餐聽說甜點茶點相對豐富,就要考量是否還吃得下這個小蛋糕了😂
蛋糕是榛果巧克力塔,巧克力的苦甜味表現得很好,榛果適當點綴風味完全沒有搶走可可的風采,還有一些大顆榛果讓人吃的非常開心~(底部的巧克力餅乾也好酥脆好好吃啊!)
連對甜點甜味非常挑惕的喬先生都讚不絕口啊哈哈
小結:這是目前在台灣吃過最貴的一餐(年年都在持續破紀錄XD),同時也是在台灣的米其林初體驗(國外摘星來台分店不算),還是二星的殊榮!
一直都很欣賞中西料理合併重新演繹的創意火花,而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在聽到外場服務人員介紹餐點時更容易產生共鳴,對我來說比起單純吃正統法餐或是國外的米其林餐廳更有深刻的感受,也更容易了解並欣賞主廚創作的概念,比起2020年在義大利享受到的一星與三星的餐廳,覺得這餐會更讓我感動
不過這種要打破既有台灣菜色觀點的西式料理面臨的挑戰真的很大,對於一些既定印象深刻的人有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加上米其林光輝閃亮,給予差評的人一定有,如果不是很喜歡這種考驗味蕾創意的吃貨們要好好考慮一下
整體來說個人非常滿意,每道料理都非常喜歡,之後真心想要二訪❤️❤️❤️
非常值得推薦給米其林餐廳入門的人,中午的價格跟許多間相比真的算是可愛的了,而且主廚非常有野心要拿三星,相信態芮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