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初在查廣州旅遊景點時一看到有陵墓博物館,二話不多說馬上放進口袋行程!

阿~想當初小時候的第一志願可是當個考古學家阿~~不管是恐龍還是古遺跡都一直在我內心的小宇宙裡不斷釋放能量(但是以前老媽的一句"都是去挖死人骨頭"就徹底把我念頭打碎)

言歸正傳,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可是西漢時期統治廣州番禺這帶的諸侯王二代--趙眜的陵墓所在地,挖掘後經過是當保護直接就地建起博物館,為國家4A級旅遊地:)

活了二十多年我終於能親眼一睹從小就震撼我心靈的貴族國王等級陵墓,而且還是沒被盜過墓的,彌足珍貴阿~~

所以就算最近再怎麼冷再怎麼不想起床,我還是硬著頭皮把錢砸在交通費用上,又叫車又坐動車,又跑去了廣州,一個人才能好好看盡我想看的東西!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地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解放北路867號(地鐵二號線至越秀公園E出口即可)

開放時間:9:00-17:30(2/28及8/31閉館)

門票:全票12rmb

IMG_3967.JPG  

 

 

第一次在石龍火車站作動車,我才知道原來中間停靠站是沒有劃座位的,只有車廂,也就是所謂的自由座吧

原本是想要到廣州站(離博物館比較近),但是到廣州站的車次有點晚所以還是到廣州東站去了,大約半小時的路程,本來想補個眠都沒補到就要下車了

太早起床,天氣冷,肚子還餓餓的,於是就先在廣州東站連接的一個小mall裡晃晃解決,很多店家都是吃正餐的,十一點未到所以都還沒營業,最後找到了面點王,可以買小小的東西止飢又不會花到太多錢

P1340760.JPG

P1340767.JPG

P1340773.JPG  

P1340769.JPG

點了碗淮南粥,小小一碗8rmb,點好餐後就發現已經上上茶水杯盤了,一樣用茶洗洗餐具,就在我思考著這茶到底會不會跟我收錢的同時我還是默默喝下去了,幸好沒跟我收費哈哈

粥的味道我一開始吃不慣,覺得還是一般鹹粥要來的好吃,不過那枸杞加得很巧妙,增加了一點甜甜的味道,很搭!我要學起來哈哈

 

沒想到就在我這樣隨興亂耗情況下,等我來到博物館時已經十一點半了=___=誰來告訴我我起了這麼一大早卻還是接近中午才到是為了什麼......

聳立在解放北路上的南越王博物館好有氣勢啊!仿紅土的建築很是粗獷,雖然南越國第二代國王是一位體弱多病在位又僅有十多年的虛弱國王......

 

博物館簡介:

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餘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的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建築面積17400多平方米,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館以古墓為中心,依山而建,將綜合陳列大樓、古墓保護區、主體陳列大樓幾個不同序列的空間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突出了遺址博物館的群體氣派,是嶺南現代建築的一個輝煌代表,曾獲得六項國內外建築大獎。博物館還設有楊永德伉儷捐贈的陶瓷枕專題陳列和不定期的臨時展覽。博物館現藏陶瓷枕多達400餘件,製作年代由唐迄民國,以宋、金為主,數量之多、品質之精、窯口之廣在國內同類收藏品中均屬罕見。 (摘自官網)

 

P1340780.JPG

P1340784.JPG

P1340786.JPG

P1340790.JPG

當天遊客比我想的要多呢~還好這博物館並不冷清,要一人進去陵墓總是會感到毛毛的,不過天氣很好人又不少,一個人來是完全OK的

 

進去後先到錄像廳看影片,可以對整體陵墓的形式有大致的了解,影片不長講得精闢,要參觀前一定要先來看

之後上樓,順著指標走,參觀路線是先到陵墓遺址再去看出土文物

這裡是象岡,當初是為了要建蓋樓宇,把這裡削平時意外發現的,出土後根據墓主人隨身的印璽確立了身分,是目前嶺南地區規模最大、主人身分最高、陪葬品最為豐富的漢代彩繪石室墓

博物館巧妙利用透光天頂引進光線,將古墓與現代建築藝術融合,是很乾淨且令人舒服的博物館,難怪能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經典建築之一

P1340793.JPG

順著樓梯下去,這段路被稱為「墓道」,當時的墓道是用木棧板鋪設的,但經過2100年後早已腐朽不堪

墓道及石門前各有一殉人,應為門衛

undefined  

石門後,直接接到墓室的「前室」,有一殉人是為「景巷令」,類似大總管

左右兩方分別稱為「東耳室」與「西耳室」,前者是放置樂器的石室,有一殉人,應為樂師;後者是擺放各種生活器具及珍玩的庫房 

P1340808.JPG

P1340804.JPG

P1340812.JPG

天阿這些古遺跡都可以觸碰好詭譎阿~到底是不是真的啦>_<?

前室四周是有朱墨兩色的卷雲彩繪的,據說出土時顏色還很清晰可辨明,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囧

只有一扇被保護的石門還可以見到這些彩繪紋飾(但是被塞滿了錢是怎麼回事啦??)

 

第二層石門後就是「主棺室」,室擺放墓主人官位的地方

左右兩側分別為「東側室」及「西側室」,室殉葬四位夫人的地方以及牲畜等各種食物和廚師的陪葬地

後方有一小塊作為「庫房」,擺放零零總總的器具以及食物等 

P1340814.JPG

其實......我覺得陵墓很小耶!!一個感覺像是小小走道的地方竟然是主棺室而東側室空間也不大就要擺四棺木,更別說西側室除了擺東西還要擠七人了!

跟我想像中霸氣超廣闊的帝王之陵有很大一段差距阿......也許就是因為所佔體積太小以至於都沒被挖掘到?

出來後由上往下看整體結構更是明顯感受到它的小,整體結構呈「士」字型,雖然不大但也陪葬了很多珍貴物品,對於嶺南文明的了解有極大的貢獻

P1340818.JPG

南越王墓基本上是採用紅砂岩石而製,與象岡本體的岩石不同,經考證應為來自番禺的蓮花山,那裡的採石場規模很大,自明清以來即有禁止採石的紀載,目前是重點文物保護區

能夠將有點遠的蓮花山採集石料來這裡建設,只能說人力偉大人力無限人力萬歲= =!

 

出去後順著動向走可以接到第二棟文物陳列館,右手邊是小小的象岡遺址,上面有六座大小不一的拱級砲台,是清中業為鞏固廣州城而建的,爬滿了藤蔓的象岡很有味道,他因為趙眜的墓被挖掘而得以保留至今:)

P1340848.JPG

P1340835.JPG

P1340836.JPG   

 

之後正式來到文物陳列館,,中間做了像小型羅浮宮的金字塔,跟陵墓本體建築相呼應,滿漂亮的

因為入口跟出口同在最高層的左右兩側,所以進去動線會先下樓而後又上樓回到這裡哈,整個展區分為六大單元,內容非常豐富......老實說我又犯了同樣毛病--小看了這4A級景點(((毆~

P1340826.JPG

P1340837.JPG

P1340854.JPG

P1340858.JPG

準備進去入口~(進去參觀後才知道牆壁這船型紋飾其實意義重大)

P1340850.JPG    

 

入口就氣勢磅礡,迎來宏偉的第一單元--南越文帝:

(是說這裡竟然全部都可以拍照耶!!會不會太扯啦!!還有一陸客在我旁邊拿著ipad邊照邊說應該是假的讓我當下很囧......還有人打閃光燈......喂保安你快來制止阿~~雖然我也拍得很爽啦但我堅決不開閃光燈的QQ)

P1340868.JPG

P1340883.JPG

首先是得以確認身分的印章,趙眜身上就有好幾個,最重要的是放在最中央的「文帝行璽」,旁邊則有「泰子」(即太子)、「趙眜」等印

P1340899.JPG  

 

文帝行璽:

"文帝行璽"金印出土於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邊長3.1厘米,寬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陰刻“文帝行璽”四個字,應是南越文王的發布命令的官印。

金印的印鈕是一條遊龍,盤曲成“S”形,龍頭伸向一角,龍身上的鱗片和爪是鑄成後鑿刻的,龍腰隆起可以用來穿印綬。出土時,金印印面溝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的痕跡,顯然,是墓主生前的實用物。 “文帝行璽”金印主要特點以龍為鈕,黃金鑄成,僭稱帝璽,打破了秦漢時期天子用璽以白玉為材料,以螭虎為印鈕的規制。 “文帝行璽”金印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也是唯一的漢代龍鈕帝璽。(摘自官網)

P1340907.JPG

P1340918.JPG

P1340922.JPG

P1340904.JPG

(裡面白平衡非常非常難調,我都照心情變化三種白平衡......反正不是太黃就是太藍,我認了)

 

出土的印璽非常非常小巧,顛覆了一般人對於印璽就是要大器的想法

因為實在太小了很難看所以另一邊就有幾種珍貴印璽的放大版可以欣賞(還用手當比例尺XDD)

P1340896.JPG

P1340897.JPG  

 

接著,是棺木復原模型,由於是漆木的所以早就腐朽的非常嚴重,考古學家是根據棺上釘的鎮魘鎖來判斷大小的

棺木的彩繪利用了紅、黃、綠三色,非常精緻

P1340926.JPG

P1340928.JPG

 

再來就是令人嘖額則稱奇又神秘的絲縷玉衣了!玉衣是漢帝王及貴族死後入葬所穿上的,依等級可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以及銅縷玉衣,然而南越王出土的卻是用蠶絲和麻布做成的絲縷玉衣,成為玉衣文化的重要考證

專家認為可能當時玉衣的形式尚未制訂完善,或是由於南方養蠶人家多,就地取材方便

第一次看到入殮玉衣,專家花了三年時間修復,非常驚人也很奇妙,本來覺得拍照會怕怕的而且很不好,結果我一看標牌寫著複製品就沒在怕的了......

P1340930.JPG  

不論是身體上、背部、兩耳旁還是棺木兩側都有玉環及玉璜,可以想見玉的地位有多崇高!

 

第二單元--美玉大觀:

右夫人璽:  

邊長:2.15厘米寬:2.15厘米通鈕高:1.5厘米重: 65克

“右夫人璽”金印是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出土的3枚金印中尺寸最小的一枚,但為四個夫人中唯一黃金印璽。金印以龜為鈕。按照漢代禮制,夫人是皇帝和諸侯王妃妾的稱號,可以推斷,右夫人等四位夫人的身份是南越國后宮的妃妾。右夫人的隨葬品數量多、品質精。漢代以右為尊,說明她應是諸妃之首。(官網)

 

"趙藍"是右夫人的名印,專家認為也許當時是因為從夫姓故姓趙,我覺得她名字滿好聽的:)

P1340939.JPG

 

承盤高足玉杯:

承盤高足杯放在南越王棺槨的頭端,由高足青玉玉杯、遊龍銜花瓣玉托架、銅承盤三部分組成,造型呈三龍拱杯之勢,它共由金、銀、玉、銅、木五種材料作成,工藝精巧、造型奇特。在南越王墓中出有五色藥石的實物,所以這件承盤高足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來承聚甘露、服用長生不老藥的器具。(官網)

P1340954.JPG

  

犀角形玉杯: 

這件角形玉杯,出土自墓主棺槨頭箱。用一整塊青玉雕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橢圓,腹中空。高18.4厘米,口徑5.9-6.7厘米,口緣厚0.2厘米,重372.7克。器表上麵線刻一尖嘴獸,回環往復,生動逼真。 

相傳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雖不能解毒,南越國的玉匠卻藉題發揮,就著石頭的形狀施刀,綜合運用玉雕的各種工藝方法,在器身上巧妙佈局各層紋飾,再經過細緻的打磨,二千年後玉角杯仍放射出溫和恬潤的光澤。(官網)

 

這是被名列為第一批中國不可運出的一級文物,所以在非大陸以外的地方絕對看不到真品......當然眼前這尊或許也不是真品吧(哀傷)

P1340960.JPG

 

玉盒:

玉盒由青玉雕成,蓋子與盆身有子母口相扣合。蓋面的紋飾分為三區,上面橋形的小鈕裡所套的玉環可以活動。盒身像個圓碗,也裝飾有三圈紋飾。玉盒的玉質溫潤,內外打磨光潔,雕鏤精細。(官網)

P1340963.JPG

 

以下的玉珮帶勾都是繫在腰上,做類似皮帶扣環的功用,出土了不少這樣的玉勾飾件,很多都很精美,看完一個又一個,差點拍到瘋掉XD

P1340969.JPG

P1340973.JPG

 

鎮館之寶--透雕龍鳳蚊重還玉珮!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直徑10.6厘米,厚0.5厘米。是一件裝飾玉器,堪稱國寶。它出土於墓主右眼位置,青白玉雕成,土沁呈黃白色。在設計上,玉佩分為內外兩圈,內圈透雕一條遊龍,外圈透雕一隻鳳鳥,站在龍的前爪之上。龍尾和後爪伸向外圈,鳳冠和尾羽上下延成捲雲紋,把外圈空間填滿。鳳鳥回眸凝望遊龍,龍鳳似喃喃細語,妙韻天成。龍鳳相對,寓意吉祥。這件玉佩雕鏤精細,構圖完美和諧,主次分明,是漢代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它的器形圖案被選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館徽。(官網)

 

她真的很美很美,一開始我看不懂龍鳳紋所以感覺不出它表達的,後來終於由平面圖上看懂了!總之它即具高度藝術,是枚珍品,但我說它為鎮館之寶或許不太對,因為她到底是不是真的啊!?真的還給我們拍成這樣太不合理了阿~~T皿T

是說這圖形讓我覺得龍很陽剛而鳳凰陰柔,感覺就是要讓代表女性的鳳凰好好受制於龍下,將古時的男尊女卑觀念發揮的淋漓盡致阿~~(((遠目

P1340984.JPG

001.gif

 

玉劍飾,顧名思義就是在劍頭、劍身及尾部的玉裝飾品 

P1340990.JPG

 

一系列組玉珮,組玉配由西周演化至西漢,已經變成從腰際開始往下掛的玉垂飾,由以往的重要場合配戴代表身分然後越來越偏向裝飾取向,當然一身分級別還是有很大不同,這裡由墓主人最為華麗的組玉珮開始,夫人們、景象令慎ˋ是一班殉葬者都有組玉珮,可以看出階級差別

墓主人組玉珮: 

P1340994.JPG

 

右夫人組玉珮(其一,共有兩組):

P1350004.JPG

 

部夫人組玉珮:這組造型最特別,我喜歡最下面的玉璜往外彎的樣子,然後夫人裡面只有右夫人與部夫人有玉舞女配件,我猜也許兩人都善舞?當然右夫人的又更精緻好看了,只能說階級有差待遇差真多......

P1340998.JPG

 

景向令組玉珮: 

P1350006.JPG  

一般的雖然也是四件組,但更小更沒特色就不放了~

 

第三單元--兵器車馬:

趙眜的墓並沒有陪葬真車真馬,取而代之的是用模型以及配件做陪葬

這墓出土了多把鐵劍,其中有一把是至今挖掘出最長的鐵劍,聽路人說這是真品,鏽得很嚴重˙˙

P1350011.JPG

 

錯金銘文符虎節:

節,是古代用於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的信物,是我國古代使者所持的憑證。目前我國已出土的節有:管形節、龍節、虎節等。這些節多出土於湖南、湖北、安徽等楚文化區域。

這件虎節長1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

它用青銅鑄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狀,虎成蹲踞之勢,虎口大張,尾部彎曲成“8”字形。虎身上的斑紋鑄有彎葉形淺凹槽,內貼金箔片,雙面共用60片。虎眼、虎耳均由細金片勾勒出。

在虎節的正面有錯金的銘文“王命命車途”,從銘文可知,它是一件調動車馬的信符。南越王墓出土的這件虎節,從文字、紋飾等方面看,與楚文化有淵源關係。(官網)

P1350018.JPG

 

第四單元--生產工具:

船紋銅提筒:

提筒是古代越族儲酒的器物。墓中出土大小不一的提筒共9件,這是最精美的一件。筒身有四組船紋,反映的是一支大型作戰船隊在戰爭結束后凱旋的場景。船體明顯繪出甲板,船內分艙,滿載戰利品,其中的一艙內滿是銅鼓。船上還繪有海龜、海魚和海鳥,並有“羽人”戰士提敵首級或執宰俘虜等情形,這是目前考古發現規模最大和最為完備的海船圖形,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官網)

 

除了這個船紋提筒,由之後跟生活食物有關的部分陪葬了大量貝類及海產,還有捕魚工具,由於南越國地理位置就在珠江這裡,居民擅長漁業,由傳聞提筒以及其他珍品如玻斯銀器,可以看出當時已有能力造船與其他地方交流

P1350020.JPG

P1350021.JPG   

 

第五單元--生活器具:

漆木屏風:

屏風是室內陳設的用具。這件屏風出土於主棺室東側,是我國漢代考古首次發現的實用漆木屏風。
由於出土時屏風部分已朽爛,僅存一些銅構件和漆片散落在地,專家們根據構件的出土位置、構件造型科學復原。
這件屏風不僅規模大,而且結構奇巧。它中間的屏門可以向外開啟,兩側的翼障以折疊構件連接,可以展開。它的上部裝飾有插著羽毛的朱雀和雙面獸首造型的頂飾,中間是紅黑兩色的捲雲紋圖案,下部是人操蛇造型的托座。(官網)

 
復原的複製品看起來有些太艷麗......但不論是上頭己脫做的銅器都具有高度藝術價值,都設計得太精美了,我想要上端兩角的站立鶴鳥,乍看之下很像紙鶴超可愛的啦XD 

P1350023.JPG

底下最邊邊是龍踩蛇護蛙......哇哩不說我還真不會發現=___=

P1350056.JPG

 

六搏棋:

P1350062.JPG

這是古時烤肉用的喔!四腳翹翹是為了可以放置食物不滑落而設計

P1350068.JPG

 

第六單元--宮廷宴樂:

圓雕長袖玉舞人:

這件玉舞人高3.5厘米,她有非常有趣的髮型和精美的服裝,請留意她的舞姿:一手拋袖上揚到腦後,,一手向身後甩袖,彎腰擺臀,口微張開,似在歌詠,是典型的越人跳楚舞的形象。玉雕舞女在漢代諸侯王墓中常有發現,但多為扁平玉塊,這種圓雕玉舞人,尚屬首見。南越王墓出土了五件玉雕舞女,為漢代樂舞提供了生動的實物資料。(官網)

P1350070.JPG  

模擬當時樂府情形,中間的屏幕有四個舞女隨音樂跳舞,滿有趣的,有些舞感覺現代也滿常見的,而且還刻意仿真!因為四個人的動作不是很整齊XDD

P1350077.JPG

瑟,其實也滿華麗的

P1350073.JPG

P1350078.JPG

P1350080.JPG  

 

喔~~樂器是最後一站,東西多到不行......我終於看完啦!!加上拍照我共花了四個半小時號在館裡面......應該是因為拍照就耗去了大半時間吧+__+

這已經算是一個人的深度旅遊了才不是什麼輕旅遊咧XDD它讓我好好地看到了以前被中原文化稱為「南蠻之地」的文化特徵,收穫匪淺

以前的歷史課本光是敘述中原主軸故事就耗掉了六年歲月,更別說是其他一些小國的歷史了,南越國所在地正是以前所謂的百越人生活處,百越人性格較野蠻,但南越王趙陀身為河北人,因戰事而在嶺南這裡守護建小國,入境隨俗尊重當地越文化,並將中原文化帶下來融合傳承,為嶺南的開發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由陪葬品可以發現許多南方楚國以及前秦文化的影子,與中原漢代的物品風格有一些差別存在,說明當時其實兩方交流並沒有深入到能完全融合的地步,也因為相對偏僻自成一家,反而保留了先秦文化

此外還有舶來品,海上絲路應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現代人們透過這些陪葬品去推測並遙想兩千多年前的盛世,不論對或不對,反正也無人知曉,歷史總是有數不清的神秘,也才因此迷人:)

因為在這裡花了太多時間讓我把接下來的預定行程給取消一個,不過我不後悔,對古文化有興趣的一定要來,就算館內可能都不是真品也不會後悔的啦XD(欸至少還是可以確定有些東西是真品啦......),而且中間有兒童遊樂室,滿有趣的,想好好看文物的父母還可以把孩子丟在遊樂室,旁邊都有服務人員看顧ˊˇˋ

 

雖然挖墓總會讓我覺得是在驚擾死者安寧,不太好,但我還是期待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發現趙陀之墓的消息~如果沒被盜過想必會轟動整個考古界吧呵呵

十幾年前還有挖到南越國時期的御花園和宮殿遺址,現正在建設博物館,等全面開放時再找機會去看!

 

 

*南越國精短小歷史補充*

墓主人是西漢時期統治南越之地的藩屬南越王第二代趙眜,第一代趙陀在先秦時代即已活躍,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後緊接著又是巷與劉邦之爭,中原再次陷入動盪時期

陳勝吳廣起義後,南海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令的趙佗召來,告訴趙佗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可以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的侵犯,併當即頒布文書讓趙佗接任南海尉的職務。隨後趙陀向南嶺個關口下防守指令,遏止了北方動亂蔓延到南邊來,進一步建立起南越國稱王

後來劉邦統一後採懷柔政策,經勸說下南越王俯首稱臣,雖為藩屬國王但實際卻不受漢代藩屬王權的限制,南越王在境內的實權很大,候呂后掌權,關閉了中原與南越交易的門關,最後更進一步削去爵位並派兵攻打,趙陀於是自立為南越武帝以示抗衡,而呂后的冰不耐熱署所以遲遲公布下來直至呂后去世,文帝繼位,兩國重修舊好,趙陀之後又稱臣,不過雖對漢朝稱臣實際在南越國內還是稱帝

趙陀在位67年,活了106歲!所以第二代是他的孫子......趙陀事蹟非常風光,不過目前只有挖到趙眜的墓,第三代王在孫權時挖到且被盜光;之後兩代在戰爭中死掉基本上是沒有陵墓的(先兄弟內鬥再來是漢武帝滅掉末代,南越國只有五代加起來不到一百年),而趙陀這一傳奇人物的墓更是讓許多人好奇

另外有趣的是史記紀載南越國第二代是叫趙胡,與出土的趙眜印不同,目前大多採信筆誤說詞,不過也有人說史記連短短的南越第五代都記述得如此詳細應不可能記錯,可能是趙胡的父親之類的(好複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