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為義大利的門戶首都-羅馬,因此次旅程安排皆是由羅馬進出,總共有四天在羅馬土地上活動,而整體觀光則是花了約兩天時間走訪了幾個知名必看的建築與景點,行程較為凌亂

在紀錄的部分整體分為兩大散步地圖:特雷維噴泉-萬神殿-納沃納廣場-聖天使城堡-西班牙階梯羅馬競技場-真理之口-屠牛廣場

都是比較靠近台伯河的景點,其實羅馬處處是遺跡,可看之處與價值不是上述這些景點就可以替代的,有機會的話再來重遊吧!

IMG_6418.JPG

(首圖:羅馬機場,目前僅有九個地區可以走快速通關,台灣就是其一>w<)

 

▲Fontana di Trevi 特雷維噴泉(許願池)

1629年之前的特雷維噴泉原先位在三條道路的交匯處,也是羅馬高架渠水道處女水道橋(Acqua Vergine) 的終點,這些水道是古羅馬時代負責運送飲用水的管線。據說在公元前19年,一位羅馬技師為了幫助一位少女,從13公里外將飲用水引入這個地區,這條水道因此被稱為處女水道橋。而處女水道橋也將乾淨的水源引入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浴場,並且被羅馬人使用超過400年的時間。
隨著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展開,羅馬人的建築風格得到復興,因此開始在水道的終點建造壯麗的噴泉。教宗尼閣五世在1453年完成處女水道橋的修復工作,建築師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並且建造一個簡單的池子,表示這裡是水的匯集處。
教宗伍朋八世在1629年認為當時的噴泉並不夠華麗,於是濟安·貝尼尼設計新的噴泉。但是在伍朋八世死後,這項計畫遭到終止。所以貝尼尼最後只把特雷維噴泉轉向奎里納爾宮的方向,因為教宗可以從這裡觀賞。
在巴洛克藝術興盛時期,建築物、噴泉(甚至包括西班牙階梯)的設計競賽蔚為風潮。教宗克勉十二世在1730年任命尼古拉·莎維(Nicola Salv)重新設計特雷維噴泉,這項工程在1732年開始,於1762年全部完工,當時克勉十二世及尼古拉·莎維(1751年)都已經去世了。
特雷維噴泉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摘自維基百科)

IMG_6419.JPG

IMG_6420 (2).JPG

IMG_6421.JPG

P2171014.JPG

P2171016.JPG

 

#雕塑賞析

特雷維噴泉的後側是波利宮,科林斯柱式的大柱式牆面。
中央是駕馭飛馬戰車的海神,左右側則是豐裕與健康女神,海神的下方則是海之信使特里同,外觀並顯現出類似凱旋門的模樣。(摘自維基百科)

P2171018.JPG

 

#許願池的許願方式

『傳說旅人如果投擲一枚錢幣在特雷維噴泉,他們以後將會再度返回到羅馬。』

許願方式是背對水池右手握緊錢幣,在心中默念願望後再跨過心臟越過肩膀往後丟入水池裡

領隊叫我們其中一個一定要許重返羅馬,因為行程安排上除了第一天,最後兩天會繼續在羅馬觀光,所以一定會實現,真夠幽默的XD

許願池中的許願錢幣驚人的多,政府會定期打撈這些錢給公益機構,所以來這裡不用吝嗇,投錢許願吧!

P2171032.JPG

P2171035.JPG

 

#夜拍許願池

P2264092.JPG

 

🍽 Amorino (小天使花瓣冰淇淋)

Add: Via del Lavatore n.94/A, Via della Panetteria, n.42/D, 00187 Roma RM, Italy
Tel: (+39) 0664000857

在歐洲開設分店逾百間的義式冰淇淋品牌,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將冰淇淋填成花瓣樣貌,還可以加購小馬卡龍,造型獨特美麗,特別容易擄獲少女心XDD

羅馬的分店就在許願池附近巷子裡,也許Gelato在義大利已經吃了太多沒有特別感想了(這家一樣很好吃!),倒是馬卡龍令人眼睛一亮,雖然只吃了一顆,但已經在我心中躍升為第一名馬卡龍,口感與味道都很優,建議來這裡一定要加馬卡龍啊!!

P2264109.JPG

P2264103.JPG

P2264104.JPG

 

▲哈德良神廟

哈德良是羅馬帝國時期的五賢帝之一,崇尚希臘文化,最大事蹟是興建了哈德良長城與萬神殿

哈德良神廟位於萬神殿與許願池之間的路上,是由他的繼任者安敦寧·畢尤 (Antonino Pio)於公元145年所修建,目前僅剩11跟15公尺高的柯林斯(Corinthian)大理石柱,與17世紀時其建設的證券交易所建築所共築依附

由於古羅馬時期的地面較現在低,可以在挖開的溝槽間觀看昔日雄厚的地基,是極富意義的歷史建築之一

IMG_6422.JPG

P2171045.JPG

 

▲Pantheon 萬神殿/萬神廟

萬神廟,又譯萬神殿、潘提翁神殿,是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後改建成一座教堂。公元60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將萬神廟獻給教宗波尼法爵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
變身為教堂的萬神廟也因此逃過了中世紀的劫難,這一時期雖然廟內的大理石和穹頂上的鍍金青銅板屢次被盜,但最終都又都重新尋獲。文藝復興時期該建築物成為了意大利建築師們殷切學習的對象;由於其完美的古典幾何比例被米開朗基羅譽為「天使的設計」。1435 年,羅馬元老院宣布對該建築進行保護。

萬神廟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27 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該廟由屋大維的副手阿格里巴 (Marcus Vipsanius Agrippa)所建,為的是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但是這座最初的廟宇在公元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西元 125 年才由喜愛建築的羅馬皇帝哈德良 (Hadrian)下令重建,並在新廟柱廊的山花上刻上了 M·AGRIPPA·L·F·COS·TERTIUM·FECIT 的字樣,意即「呂奇烏斯的兒子、三度執政官瑪爾庫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廟」。這段文字讓人們誤以為柱廊是阿格里巴時期遺留下來的,直到 1892 年人們才發現柱廊所有的磚頭印記都在公元 125 年左右,才證實整幢建築其實都是哈德良時期修建的。

萬神廟的結構前部是希臘式門柱,後部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了一個直徑達 43.3 公尺的穹頂,是自建成後到 1436 年間最大的穹頂。萬神殿整幢建築都用混凝土澆灌而成,按理說混凝土的張力會無法使它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坍塌,但後來人們得知,古羅馬人當時使用的混凝土是來自那波利附近的天然火山灰,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種骨料,然後在建造穹頂時,將比較重的骨料用在基座,然後逐漸選用比較輕的骨料向上,到頂部時只使用浮石混雜多孔火山岩。另外,穹頂的厚度也逐漸削薄,從穹頂根部的 5.9 公尺一直減少到頂部的僅 1.5 公尺。萬神廟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結晶,對西方的建築史發展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無數的建築師們就曾到此取經。這種圓廳加柱廊的設計,被應用在許許多多市政廳、大學、圖書館和其他各種公共建築物上。(摘自維基百科)

IMG_6423.JPG

P1840886.JPG

IMG_6424.JPG

IMG_6439.JPG

P1840876.JPG

 

穹頂的最高點也是 43.3 公尺,頂部有一個直徑 8.9 公尺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光線從頂部泄下並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
萬神廟的穹頂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並給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
大理石的地面上也使用了格子圖案,並在中間稍稍突起,這樣當人站在廟宇中間向四周看去時,地面上的格子圖案會變形,進一步給人造成一種大空間的錯覺。(摘自維基百科)

P1840878.JPG

 

萬神廟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是偉人的公墓,這裡埋葬的除了埃馬努埃萊二世外,還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的藝術家拉斐爾和卡拉齊 (Annibale Carracci)等人

IMG_6425.JPG

P2171067.JPG

IMG_6426.JPG

P2171071.JPG

IMG_6427.JPG

IMG_6428.JPG

 

▲Fontana del Pantheon 萬神殿噴泉

萬神廟噴泉位於羅馬萬神廟前方的羅通達廣場。它是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委託,由賈科莫·德拉·波爾塔於1575年設計,由萊昂納多·索馬尼用大理石雕刻。
1711年,教宗克勉十一世要求對噴泉進行改造,由菲利波·巴里吉奧尼設計了新的布局,包括石頭基座,和建於拉美西斯二世時期的馬庫托方尖碑,還裝飾了四隻海豚。(摘自維基百科)

IMG_6429.JPG

 

🍽 Tazza d'oro 金杯咖啡

Add: Via degli Orfani, 84, 00186 Roma RM, Italy
Tel: (+39) 066789792
Opening hours: 7:00-20:00
Website: 
http://www.tazzadorocoffeeshop.com/

金杯咖啡名氣響亮,就位在萬神廟附近,根本是觀光客必來朝聖的咖啡店

來這邊就是要點上一杯Espresso,近距離觀看義大利型男咖啡師從收單到放置咖啡,依順序拿取自己的咖啡站著品嘗完畢,完成一回金杯咖咖啡體驗

喜歡喝咖啡的人建議可以買些咖啡豆回去,香氣很棒味道也很不錯!!

P2171099.JPG

P2171087.JPG

P2171094.JPG

P2171098.JPG

 

▲Piazza Navona &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納沃納廣場與四河噴泉

這座美麗的廣場公認是羅馬最完美的巴洛克式建築之一。它是在 17 世紀中期,由教皇英諾森十世任命貝尼尼 (Bernini)、伯羅米尼 (Borromini) 和拉依納爾迪 (Rainaldi) 等藝術家所打造,將這個廣場改造成羅馬的偉大藝術殿堂。(此處原是公元1世紀古羅馬圖密善競技場,15世紀末闢為市場。)

俯瞰整座廣場的建築是聖阿妮絲教堂 (Church of Sant'Agnese in Agone),是獻給一位據稱在此地犧牲性命的年輕殉道者。這間教堂著名之處在於畫滿了希羅 (Ciro Ferri) 與賽巴斯蒂雅諾 (Sebastiano Corbellini) 華麗壁畫的穹頂,以及聖女阿妮絲的聖物箱 (鑲嵌珠寶的盒子裝有她的骨骸)。

納沃納廣場中央是壯觀的四河噴泉 (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這座貝尼尼設計的噴泉底部描繪了四位河神,是巴洛克藝術高峰期的代表作,上方則高聳著巨大的圖密善方尖碑 (Obelisk of Domitian)。
廣場兩端還設有兩座噴泉造景:波塔 (Giacomo Della Porta) 所設計的特殊玫瑰色大理石製成的摩爾人噴泉 (Fontana del Moro),另一座則是描繪海神和章魚奮戰場面的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摘自智遊網)

IMG_6432.JPG

IMG_6434.JPG

IMG_6435.JPG

P1840909.JPG

P1840915.JPG

 

四河噴泉代表文藝復興時代地理學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條大河:非洲的尼羅河,亞洲的恆河,歐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

IMG_6433.JPG

IMG_6437.JPG

IMG_6436.JPG

P2171120.JPG

IMG_6438.JPG

P2171128.JPG

P2171140.JPG

 

▲海神噴泉

海神噴泉(沒有雕塑)和在廣場另一邊的摩爾人噴泉均由賈科莫·德拉·波爾塔設計,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資助。下部採用白色大理石,上部採用當地石材。在接下來的300年,噴泉保留,沒有雕像。
19世紀基礎設施的發展,減少對城市噴泉飲用和洗滌用途的依賴,但增加了他們的視覺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特別是在1870年義大利統一、羅馬成為義大利首都後。
目前的噴泉完成於1878年,增加了「海神與章魚的戰鬥」雕塑。雕像是在1873年後加入,以平衡摩爾人噴泉雕像位於廣場南部,四河噴泉位於廣場中部。(摘自維基百科)

P1840920.JPG

 

▲Corte Suprema di Cassazione 正義宮/義大利最高法院

是義大利唯一一個最高法院,位在台伯河畔邊,其辦公場所位於義大利羅馬的正義宮(修建於1888年至1910年期間),前有義大利國父雕像

這棟建築物其實被義大利人稱為”an ugly building”,不過時至今日已有許多人開始欣賞這棟建築之美

P2171162.JPG

P1840921.JPG

IMG_6441.JPG

P2171168.JPG

 

#另一側

IMG_6440.JPG

 

▲Castel Sant'Angelo 聖天使城堡

聖天使城堡是由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於123年至139年期間興建(於139年,安敦寧·畢尤 皇帝將其建造完成),準備當作自己及其家人之陵墓,哈德良在公元138年於拜亞去世後,其骨灰被放置在此,連同他的妻子薩賓娜和他的第一個養子盧修斯·埃里烏斯(亦死於公元138年),在此之後,其他皇帝的遺體也被放在這裡。
公元401年作為阻止西哥德人和東哥德人入侵的要塞;11世紀的對立教宗鐸理將這座陵墓當作監獄使用;14世紀開始,教宗將這座陵墓轉成一座城堡,最後改建成一座華麗的教宗宮殿。
公元6世紀,教宗額我略一世巡遊經過此地,見到天使長米迦勒(Michael)顯像,城堡因而得名。(摘自維基百科)

聖天使古堡先已成為博物館,但行程沒有安排參觀,而是利用夜遊方式從外圍認識這座不停轉換功能的城堡,也順道看看台伯河璀璨的夜景:)

IMG_8499.JPG

IMG_8498.JPG

IMG_8500.JPG

 

#聖天使橋

又名哈德良橋,是一座橫跨台伯河的古羅馬橋樑

IMG_8501.JPG

P2264063.JPG

 

#台伯河夜景

IMG_8502.JPG

P2264069.JPG

 

▲Piazza di Spagna 西班牙廣場: Scalinata della Trinità dei Monti & Fontana della Barcaccia 西班牙階梯與破船噴泉

因曾經是西班牙大使館而命名的廣場,後來更是因曾經出現在電影《羅馬假期》中而聲名大噪。

同時也是羅馬最時尚的精品街,很多人不是來西班牙廣場走走階梯、看貝尼尼大師的破船噴泉,就是來這邊逛街的,人潮相當洶湧

而階梯現在也禁止"坐"在上面,所以來這邊拍照的時候要注意,做做假動作拍照後就趕快閃吧XD

IMG_8513.JPG

 

#西班牙階梯(西班牙台階)

與西班牙廣場相聯接的一座戶外階梯,是全歐洲最長與最寬的階梯,總共有135階,是法國的波旁王朝使用法國外交官(Étienne Gueffier)的遺產(20,000斯庫多)資助梵蒂岡資金,在1723年-1725年間建造完成的。
西班牙階梯的頂端是而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由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所資助建造)。

IMG_8514.JPG

P2274327.JPG

P1860639.JPG

 

#破船噴泉

教宗烏爾巴諾八世在1598年台伯河洪水後下令建造,彼得·貝尼尼和濟安·貝尼尼父子最終在1627年將其完成。
優雅的破船噴泉其實是貝尼尼的父親彼得貝尼尼(Pietro Bernini)改建的。原先的噴泉小小的並不起眼,而且水壓小的緣故,所以就連噴泉的水都是細細小小的,彼得將原來的噴泉外圍作了一條半淹在水池中的船,噴泉的水於是先流入破船,再從船的四邊慢慢溢出,加上整座噴泉幾乎只和街面一般高,感覺就真的很像是漏水的船即將沉入地底下。(摘自維基百科)

IMG_8515.JPG

 

#西班牙廣場夜景

IMG_8516.JPG

P2264084.JPG

IMG_8517.JPG

IMG_8518.JPG

 

#Column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聖母無染原罪柱

矗立在西班牙廣場旁的Piazza Mignanelli,是十九世紀描繪了聖母瑪利亞的紀念碑,是由建築師路易吉·波萊蒂(Luigi Poletti)設計的,人物實際是由朱塞佩·奧比奇(Giuseppe Obici)雕刻而成。在底座上有四個希伯來人雕像,這些雕像預示著處女的誕生,每個雕像都引用了拉丁文聖經經文的引用,包括大衛(由亞當·塔多利尼(Adam Tadolini)撰寫),以賽亞(由Salvatore Revelli撰寫),以西結(由Carlo Chelli撰寫)和摩西(作者:Ignazio Jacometti)。

IMG_8503.JPG

↑聖母雕像上的花圈是每年十二月由梵蒂岡教皇搭雲梯車親自放上去的

 

#羅馬散步其他街景

IMG_6430.JPG

P2171003.JPG

P2171006.JPG

P1840894.JPG

P1840862.JPG

IMG_6431.JPG

P2171046.JPG

↑ 紀錄1870年12月的淹水高度

 

#最後的羅馬伴手禮

因為行程安排緊湊,所以金杯咖啡與維骨力都是由領隊在我們給其他導覽帶領參觀的時候代購的

我們買得很克制,只有買咖啡豆與維骨力,這兩樣都超級推!

來這邊才知道原來維骨力是義大利品牌,由於義大利(尤其是有七丘之城之稱的羅馬)不少地方的地勢高低起伏不定,漸漸的關節容易受到影響,所以有了維骨力的誕生,在義大利買真的非常划算= =+

P2284381.JPG

 

下篇重點:羅馬競技場與真理之口

 

※ 羅馬相關文章

[中義] 羅馬散步地圖:羅馬競技場-真理之口-屠牛廣場

[羅馬住宿] Ambasciatori Palace Hotel,曾為駐羅馬大使駐所的百年建築

arrow
arrow

    Fe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